百吉财经 > 基金 > 关于股权基金融资有期限吗的一些相关词条

关于股权基金融资有期限吗的一些相关词条

2024-03-28 20:24:10基金

生活中的很多时候,都在教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世界,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百吉财经将会介绍,有相关烦恼的人,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投资新项目。假设迪士尼要在北京新建一个主题游乐园,需要300亿元。这么大的资金体量,企业自有资金是无法满足的,需要依靠外部融资。那么,迪士尼的这个项目应该使用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呢?如果选择债务融资,比如银行贷款,那么企业还会面临一个选择,就是应该使用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两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哪种资金便宜就用哪种。这个想法没错,尽量用“便宜的钱”是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则。用财务人员的话说,就是尽量降低资金成本,这样才能提升项目的投资收益。但是,在财务高手看来,用“便宜的钱”并不是融资决策最重要的原则。融资决策的第一原则是,融资方式和投资项目之间必须配比。

这里的“配比”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期限上的配比,另一个是风险上的配比。

融资方式和投资项目的期限配比

融资方式和投资项目配比的第一个维度,是期限上的配比。以债务融资为例。从时间的角度看,一般来说,短期贷款由于时间短,银行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小,也便于监管,利率会比长期贷款低。换句话说,短期贷款比长期贷款便宜。如果单纯考虑资金成本,所有企业都应该使用短期贷款。

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根据万得数据库的数据统计出,在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50%的企业都有长期贷款。明知道短期贷款便宜,为什么大部分企业还是会选择长期贷款呢?原因就在于,短期贷款和长期项目之间的期限不配比,会大大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

长期项目的现金流有一个特点:前几年属于投资期,现金流通常是负的;到了后期,项目正常运转了,才会开始产生比较多的正现金流。比如,根据上海迪士尼游乐园这个长期项目的经验,从修建、开业到收回成本大约需要10年左右。假如迪士尼为了节省一点儿利息费用,使用一两年的短期贷款,它就必须在一两年内把债务还清。而迪士尼的现金流在两年内可能还是负的,或者正现金流很少,仅靠游乐园这个项目本身,根本支撑不了贷款的利息和本金。

期限配比理论,最早由金融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在1976年提出。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债务的期限要与资产的期限配比,即长期债务融资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短期债务融资用于短期资产的投资。比如,零售企业通常会为年底的促销话动额外备货,进货需要的资金就该用短期债务清足。相反,企业投资长期项目的资金,就应该使用长期债务。

二、短贷长投的风险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短期贷款便宜、好借,有很多企业把它用于长期项目,然后用“借新还旧”的方式周转资金。

这就好比一个人月初在某互联网平台上借了5000元,买了一部新手机。这笔贷款要求月中还清,但是他月底才发工资。临近月中时,这个人就得想办法再借一笔钱,用新借的钱把月初借的5000元旧债还清,等月底发了工资再还新的贷款,这就是“借新还旧”。

这种把短期贷款用于长期项目投资的做法,在财务中被称为“短贷长投”。有学者研究了2004一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发现约25%的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短贷长投行为

然而,短贷长投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财务运作方式。有学者研究了短贷长投的经济后果,发现这种做法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更为严重的是,当债务期限大幅短于投资期限时,投资的到期偿债压力会被放大,引发流动性危机。

所以,在财务高手眼中,融资决策的首要关注点不是资金是否便宜,而是资金和项目在期限上是否配比。短贷长投带来的财务风险,要远远大于使用短期贷款,节省利息费用带来的那点儿收益。

三、融资方式和投资项目的风险配比

融资方式和投资项目配比的第二个维度,是风险上的配比,也就是说,不同风险等级的项目,需要配比不同类型的资金。一般来说,风险低、盈利有保障的项目可以更多地考虑债务融资,而没有盈利保障、风险高的项目通常要靠股权融资。因为债权人在意的是项目收益的下限,也就是项目能不能还清本金和利息。还清之后,项目赚再多的钱,都和债权人没关系了。而投资人更在意未来收益的上限,也就是最多能赚多少钱,因此,他们对风险的容忍程度比债权人高。

创业企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创业圈流行这样一句话:99%的创业项目会失败。银行肯定不愿意给这样的项目贷款,绝大部分创业企业就只能依靠股权融资来发展。一群专门给创业企业投资的机构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一应运而生。国内一线的风投机构包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DG资本、经纬中国、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等。这些机构专门寻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创业企业,给它们投资,并换取企业的部分股份。

这些机构为什么被称为“风投机构”呢?因为它们进行的投资活动背后的风险极高。如果创业企业失败,一般来说,它是不需要把钱还给风投机构的,损失由风投机构自己承担。当然,如果创业企业成为“独角兽”,成功上市,风投机构也会享受到巨大的收益,而且,成功项目的收益往往会超过其他失败项目的损失总和。所以,风投机构的投资逻辑是:广泛撒网,重点培养。它们不需要被投资的每一家创业企业都成为下一个“谷歌”,只要其中几家能够成功就够了。

四、风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期限配比问题

虽然风投机构的存在极大地缓解了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风投机构和被投资企业之间也存在期限配比的问题。这是因为风投机构的兴趣不在于长期拥有并经营创业企业,而是在投资后的一段时期内卖出手里持有的企业股份,实现退出。换句话说,风投机构并不是创业企业的长期股东。风投机构的这种做法和其经营模式有关。风投机构本质上是一个融资平台,它们以基金的形式去募集资金(出资者被称为“有限合伙人”),等资金到位之后,再用这些钱去投资创业企业。风投机构管理的这些基金并不是永续存在的。清科私募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风投基金的存续期通常是10~12年,而中国基金的存续期通常只有5~7年,也就是说,有限合伙人会要求风投机构在5~7年内完成投资和项目退出,分配投资收益。

为什么中国的风投机构没有像美国那样,设置更长的基金存续期呢?

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给基金出钱的有限合伙人不愿意。美国风投基金的出资人大多是机构投资者,比如养老保险、大学捐赠基金等,而中国风投基金的出资人大部分是个体投资者,特别是在我国风投行业发展早期。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是非常不同的,就像炒股票一样,个体投资者往往更加缺乏耐心,不愿意接受太长的投资周期,对流动性要求更高,希望钱快进快出。所以当基金的出资人大多是个体投资者的时候,就无法设置太长的基金存续期。基金存续期的长短会带来什么实质的影响呢?

存续期越短,作为基金管理人的风投机构的短期业绩压力就越大,这就会导致风投机构无法和创业企业进行长期的利益绑定。

更糟糕的是,一些风投机构会把短期业绩压力转嫁给被投资企业,要求它们提高短期业绩,甚至逼迫它们做出损伤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这就是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专家保罗·冈珀斯教授提出的风险投资“逐名动机”理论,即风投机构出于自身业绩压力,会对其投资企业“拔苗助长”,从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资产收益率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非常有用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是年初资产总额和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

所以,创业企业在决定进行外部融资的时候,要警惕投资方和企业之间期限错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最近几年,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整体成熟以及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风投机构的短视倾向得到了一定的抑制。比如,“资管新规”中规定,个体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准人门槛为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这一点比之前提高了200万元,并明确要求具有2年投资经验。更高的行业准人壁垒有助于筛选出一批高质量、理性的投资人,从而缓解基金追逐短期业绩的压力,让基金能够和创业企业的长期利益更好地绑定,真正扶持创业企业成长。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百吉财经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