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吉财经 > 综合 > 关于股票理财有什么用途和好处的一些推荐

关于股票理财有什么用途和好处的一些推荐

2024-03-29 18:23:23综合

时间会让你成熟,适当的正确选择也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对过程的承受力也是必要的,自我调整是经常性的。所以在生活中遇一些困难,我们不用太过陷入悲伤之中。如果遇到难题,我们就积极的去寻找解决方法。下面,百吉财经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股票理财有什么用途和好处,希望可以帮到你。

存款竞争与股市理财对居民投资的影响研究

过去几个月有不少理财产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缩水状况,有专家提出股市预期回升,呼吁财富注入股市,但百姓却选择存款做靠山。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总额约26.65万亿,中国A股市值在92.35万亿,而我国居民存款超过120万亿,较前一季度下降超2万亿。基于此数据对投资者资产配置方式进行分析。

1.中国存款现状

在中国,老百姓依然选择存款占大多数,尽管收入相较于银行理财和股票收益低,但风险系数较低,深受老百姓喜爱。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1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银行理财在打破刚兑、风险自担压力下,加之房地产市场受国家政策和疫情影响持续低迷,央行罕见的一年三次降息,催使收益下降,风险上升。从国内大环境来看,我国无风险利率下行是长期趋势,加上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不足,害怕风险,使之大家更愿意将现金转向银行存款来防范风险。最为典型的莫过于45岁的中老年群体,去银行不接受任何理财产品,只接受存款。

老百姓有时候可能不是不想投资而是不敢也不能想投资,经历了三年疫情,尽管国家说放开了,但老百姓可没有真真正正的放开,毕竟大家勒紧裤腰带已经三年了!

2.中国股市现状

中国股市不同于西方股市,受制于国家监管,当然,自身问题依然很突出,收益虽然高于理财和存款,但在中国股市里面真正懂股市的却及其稀疏,大多数专业化程度低,股民们基本上是“割韭菜”了。

自疫情三年来,全球股市低迷,在2022年全球股市蒸发近14万亿美元,今年1月份却增加4万亿美元,自去年11月底疫情“新十条”发布,疫情防控措施优化,A股处于稳步上涨趋势,过去几月以来,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7%。

要搞清楚中国股市当下就要明白中国股市的钱怎么赚和股市未来利空利多的较量。不可否认,只要进入中国股市的选手基本都要经历一段时间“韭菜”职业生涯,那么中国股市真的不赚钱吗或者说中国的股市钱又被谁赚到了。其实我们需要了解股市里面逻辑,股市是一种虚拟经济,不像实体经济那样摸得着看得见,各个股票的股价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今时点上股票的市值变化,未来股价变化实际上就是对未来股票趋势的预判。

在中国股市受制于国家强监管的要求,因为股权分置和股利分配方面制度的原因有近2/3的股票处于非流通股,加上人为因素干扰以及流通价普遍下跌导致的是杠杆凸显。有些人可能不太能理解股市杠杆原理,那咱们就简单理解成市场上某公司会依据一定比例再分配给市场上进行融资,出资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取收益的行为。

同时,上市公司财报造假以及内幕信息促使股票市场股价异常波动,知道内幕信息的获取超额收益收割“韭菜”。每一个股民入市的目的就是赚钱,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当慈善家,把自己赚来的钱送给别人。

(1)中国股市钱怎么赚

那么受制于制度我们赚钱机会就没有了吗,其实不然,炒股需要掌握好买卖点,在股市里面有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当下,很多炒股选手热衷于短线甚至量化高频超短期的投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K线和相关技术指标选择相应可供选择的股票。怎么卖、何时卖成为了大多数股民能否取得高额收益关键因素,我们不仅仅要赚取系统风险带来的必然收益还要看系统风险以外的超额收益。

卖点的触碰其实很大程度上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可以理解成人性贪欲与自身知识的权衡较量。当股票取得收益时,股民倾向于赚取收益并且厌倦风险发生使之收益减少;当股票亏损时却喜欢高风险,毕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股民期待会有盈利而减少相对损失——这一现象就是行为金融学里的前景理论。

现今中国股市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期,经济预期持续稳步增长,消被压抑近三年的消费预期乐观,旅游产业增长性强劲,之后一段时间尽管有回撤压力但总体趋势是看多中国股市为主。

2023年以来,外资逐步回流中国,究其原因无异于中国基本面的总体趋势向好,中国股市现在在外资眼里视为“香饽饽”,超出外资本身对其的预期。2023年依然是宏观经济政策宽松的一年,市场各个部门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

3.银行理财现状

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的风雨过后能否遇见彩虹其实已经对于受伤的银行理财群体打上了牢牢的伤疤,以至于部分理财群体已经对其失去信心。

自资管新规出台以来,打破刚性兑付、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重点要求。

部分银行打着“业绩比较基准”名义来向广大投资者宣传会取得一定范围相关收益,但广大投资者依然自认为是保本保息的收益。

传统固有观念很难纠正,尤其是上了年龄的中老年群体,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产品发行机构基于市场研判以及未来可投资产回报率制定的投资目标,并不构成产品收益的承诺,更不代表保本保息。

理财产品多元化凸显,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通过募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用于投资不动产资产来获得收益的标准化证券金融产品,主要收益来源是标的基础设施资产运营产生的稳定现金流。公募REITS具有稳健性特点,并且符合长期资产配置的需要,有利于更多投资者获取中国经济发展福利。

2023年初,纵观各家银行和理财公司的产品,一共分为现金类、固定收益类和混合类,其中仍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据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全市场新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为97.5%。

专家表示,2023年债券市场会得到有效调整,投资收益也将会相对于2022年好转,从长期来看,理财产品在资产配置的比例价值较高,并且倾向于稳健投资者偏好,而在中国,稳健投资者最起码在七成。

理财产品投资人数也进一步增加,据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底,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8000万多个,刷新历史记录,同比增长95.31%。另外个人投资者仍占据理财市场绝对主力,占比达99.23%。在现阶段,理财产品以其多元产品和专业管理构成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依然是一种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产品,但投资者需要记住银行理财产品承诺刚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除了对关注基准收益水平,还要关注净值波动风险与自身流动性需求,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相匹配的产品。

总之,在后疫情时代,银行理财行业在总体上平稳增长,市场格局逐步优化升级,产品多元化凸显,股票市场未来预期向好。大环境是好的但发力的主体是老百姓,老百姓地收入提升不上来,不敢消费不敢投资就会依然迫在眉睫。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股票理财有什么用途和好处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百吉财经推荐的方法去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